《宋書》一百卷,(梁)沈約撰,宋刻元明遞修本。半葉九行,行十八字,白口,左右雙欄,版心下鎸刻工。
《宋書》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,記事始於宋武帝永初元年(420年),迄于宋順帝年昇明三年(479年)。全書含本紀十卷﹑志三十卷﹑列傳六十卷﹐共一百卷。劉宋王朝先後僅延續了區區五十九年,而《宋書》竟寫有洋洋百卷之多,故從史料角度而言,《宋書》素稱繁富詳賅。在寫法上,《宋書》常採用帶敘法,即在某列傳中,夾帶寫出其他未設專傳的人物來,這在歷代史書寫法中堪稱新例。
撰者沈約(441-513年)﹐字休文,吳興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。少孤貧,聰明過人,篤志好學,晝夜不倦,遂博通羣籍。好墳籍,聚書至二萬卷,京師莫比。擅詩文,與謝眺等創“永明體”詩。南齊永明五年(487年)﹐奉詔撰《宋書》,一年而成。曆仕宋﹑齊﹑梁三朝﹐累官尚書僕射、尚書令。卒諡隱。除《宋書》外,還著有《晉書》、《齊紀》、《高祖紀》、《邇言》、《諡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、《四聲譜》、《文集》等[1],皆佚,明人輯有《沈隱侯集》。
此宋刻元明遞修本《宋書》,過去多著錄為《眉山七史》本。所謂“七史”,即《宋書》、《南齊書》、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《魏書》、《北齊書》、《周書》七部斷代史。《宋書》為七史之首。說到《眉山七史》,就不能不提及一位關鍵人物:井度。井度,字憲孟,河南南陽人。先知興元府,後為四川轉運使。“天資好書,常以俸之半傳錄。時巴蜀獨不被兵,人間多有異本,聞之未嘗不力求必得而後已。歷二十餘年,所有甚富”[2]。當初,北宋嘉祐中(1056-1063年),仁宗以《宋書》、《南齊書》、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《魏書》、《北齊書》、《周書》“舛繆亡缺,始命館職讎校”。治平中(1064-1067年),《七史》校畢付刊。“政和中(1111-1117年)始皆畢,頒之學官,民間傳之尚少。未幾,遭靖康丙午(1126年)之亂,中原淪陷,此書幾亡。紹興十四年(1144年),井憲孟為四川漕,始檄諸州學官,求當日所頒本。…因命眉山刊行”[3]。通過以上文獻記載,我們知道,早在井度之前,即北宋治平、政和年間,首次刻成《七史》,史稱北宋國子監本《七史》。二十餘年後,井度又據北宋國子監原本重刊於眉山,這就是著名的《眉山七史》的來歷。因其字大行疏,故又稱“蜀大字本”。
過去,凡是宋刻元明遞修的《宋書》、《南齊書》、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《魏書》、《北齊書》、《周書》,大都被視爲《眉山七史》本。因為歷經宋元明三朝遞修,故又稱“三朝本”。但是,近年來,有學者發現,所謂的《眉山七史》本中的宋、元時期的刻工,多為杭州或浙江的刻工。於是,有人便提出所謂的《眉山七史》,其實是由四川漕署出資,在杭州刊印而成。還有人認爲,《眉山七史》與北宋國子監本原本皆以亡佚。現存的所謂的《眉山七史》,實際上是南宋紹興間國子監重刻本。而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》則採取了折中的態度,一律著錄為宋刻元明遞修本。
儘管學術界對《七史》的版本著錄存有分歧,但是對《七史》的十分重要的文獻價值卻是沒有異議的。以《七史》之首的《宋書》為例,由於宋刻宋元遞修本與宋刻元明初遞修本皆無足本,所以,宋刻元明遞修本就是《宋書》現存最早的,完整的版本了。其文筆雅潔,史料豊富,是研究劉宋一朝歷史的最重要的文獻。無論是民國間張元濟先生主持輯印《百衲本二十四史》,還是建國後由顧頡剛先生總其成的整理標點本《二十四史》,其中《宋書》皆以宋刻元明遞修本為祖本,即是最好的證明。
過去,因《七史》歷經三朝遞修,長期刷印,板片多有漫漶,故有人將宋刻元明遞修本《七史》籠統地譏稱為“邋遢本”或“大花臉本”。其實,這是有失公允的。由於刷印時間早晚不同,所用紙墨不同,印工技藝水準不同等原因,其印本的質量與效果自然也會不同。所以,我們要區別對待,不可一概而論。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先生曾說“嘗聞老輩言三朝本諸史,其修補之版各不相同,余頗欲採購三朝本之一史詳加檢閲,但值抗戰時期,已不易得,未能實現”[4]。通過這段話,我們可以知道顧先生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,就注意到三朝本諸史的複雜性與相異性。同時,也透露出三朝本諸史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不易購藏了。
此次上拍的三朝本《宋書》,亦屬稀見之物。予友某為資深藏書家,閲肆近四十年,亦云前所未見。改革開放以來,古籍拍賣風起雲湧,善本迭出。但卷帙如此之多的三朝本《宋書》似為首次上拍。雖非足本,但列傳六十卷全(佔全書百分之六十)﹐版式疏朗,字體古茂,補版止於嘉靖間,白綿紙印製,舊裝二十厚冊未襯,書品亦佳,且歷經明清藏書名家遞藏,實為三朝本之佳品,彌足珍貴。
據統計,書中有宋元刻工者,多達八百七十餘頁,占全書十之六七,其餘則為明弘治四年(1491年)與嘉靖十年(1531年)間補版。其中如:陳方為北宋後期刻工,陳壽為南宋初期刻工,王全、洪福等人爲南宋紹興間杭州刻工。其所刻文字,應為南宋紹興間原版之遺存,讀者尤應珍重之。
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 研究馆员 宋平生
參考資料:
[1]參見《梁書》卷十三列傳第七
[2]《郡齋讀書志‧原序》
[3]《郡齋讀書志卷二‧宋書》
[4]《顧廷龍文集‧宋刻宋元明遞修本北齊書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