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光普照 金字生辉——明天启间磁青纸泥金写本《妙法莲华经》将增重德宝迎春拍 发布日期:[2012-12-17]   

余闯

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,历代抄写佛经之风经久不衰,人们将抄写佛经当做一件将功德无量之事,影响深远。当然,从古至今,也有不少人将希望寄托在抄经、刻经、诵经、受经上,或是求平安、或是求子嗣、或是求健康、或是求长寿,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。

今北京德宝国际拍卖公司有幸征得一部明代天启间磁青纸泥金写本《妙法莲华经》七卷,一函七册,上等织锦面封衣,卷前有描金佛像,笔意流畅,生动鲜活,惟妙惟肖。抄写工整,一丝不苟,可见抄经人是何等的虔诚与静穆。卷末分别有明代天启间写施人识语和1963年京剧大师马连良夫人王慧如识语,因这两段识语未见于任何著录,故赘笔录之:

“皇明天启甲子岁春之榖旦,四明全门杨氏承贵捐资写施。承贵父柱史公于嘉靖丙午乡荐,即于是年十一月十二日生贵,次年父即登甲,官历台中,抚爱特甚。贵处闺中,即有奉佛念头,长归全学士之叔子太学越滨名少怀。席清白余庥,生平固自不苦,而素有善念,焚修颇坚,晚年以无嗣,反觉凄凉。万历丙辰,良人捐馆,益用郁郁成病,历丁巳至戊午,病而且梦若有示之金经者,爰许金书。

法华尊经,祈永天年,而病中且不能即书,嗣病稍可,天启辛酉之春始请法界上人始其事,又以妙明上人继之,迄今甲子功始成,即施之延庆所籍。

慈航惠济,俾承贵消除悔悋,登有庆之耄期,延永寿元,历无疆之甲子。箕裘借续,瓜瓞孔绵,聊效皈依远析。

覆捐者杨氏承贵薰沐谨识。”

由这段识语可知,此经为四明(今宁波)杨承贵捐资写施。杨承贵,女,其父柱史公在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)年十一月十二日生贵,次年其父登甲,并在台中做官。杨承贵年长后嫁给了全学士之叔子名少怀者,到了万历四十四年(1616)她的丈夫去世,她也郁郁成病,因“梦若有示之金经者,爰许金书”,故捐资写施,从天启元年至四年方成此金经,以祈永天年,并“消除悔悋,登有庆之耄期,延永寿元,历无疆之甲子。箕裘借续,瓜瓞孔绵,聊效皈依远析”。

右王慧如识语:

“此金书《妙法莲华经》,于明代天启岁,由四明杨承贵捐资写施,清雍正八年,朱万惠重行修补。辗转流传,今已三百余年。金字经文,依然璨耀,除有虫蚀外,末卷遗失一开,计百五十字,任其搁置,必归磨灭。庚子秋,郓城夏莲居老居士于琉璃厂宝古斋得见此经,极为赞叹。慧如闻之,喜不自胜,乃亲往瞻拜,果然稀有,即以百四十元易之。经杜慧观居士补写并装潢。继有居士若干人,出资随喜,乃于辛丑二月完竣。庄严齐整,光彩焕发,法宝重光,似有其所以然者欤!不然,将沦毁于字纸堆中,何以承前贤启后学,重光法宝于不思议耶! 公元一九六三年长夏弟子王慧如识于首都。”

由此可知,清雍正八年,朱万惠重行修补过此经,但也仅仅是在纸的背面加了一层薄纸,以保护经书,文字则未改动。此经辗转流传,“郓城夏莲居老居士于琉璃厂宝古斋得见此经”, 夏莲居居士(1884--1965),本名夏继泉,字溥斋,号渠园。中年以后专修净业,改名莲居,又号一翁。山东郓城人,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长子。20世纪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净宗行人,是继刘遗民、杨无为、王龙舒、袁宏道、周安士、彭际清之后的又一净宗在家大德。曾任清未直隶知州、江苏知府、山东团练副大臣等职。到了1963年,最终由王慧如于琉璃厂购得,当时花了140元,在当时也算是天价。且又经杜慧观居士补写并装潢,方成此佛界重宝。

该经皆为磁青纸写本,而磁青纸在明代是极其贵重的。磁青纸,又名瓷青纸,是古代常用的写经用纸,以桑皮纸为原料,用靛蓝染料染成深青色,再经研光,其色如明代青花瓷,故名。由于磁青纸颜色深蓝,有静谧和意象深远的特质,最适合用于泥金写经。且磁青纸在明代颇为流行,明项子京《蕉窗九录》有:“磁青纸,如段素,坚韧可宝”。明刘侗《帝京景物略》亦有:“磁青纸,坚韧如段素,可用书泥金”的记载,但磁青纸也颇为昂贵,据明朝沈榜《宛署杂记》记载,明万历二十年(1592),一张磁青纸值一钱银子,而当时一钱银子可买两瓶烧酒,十斤白面,由此可见磁青纸的贵重。

此套磁青纸泥金写经流传有续,又经名家珍藏,打开经卷,在磁青纸湛蓝色的映衬下,金字依旧熠熠生辉,虽历时近四百年之久而不改其色,诚为至宝。

京ICP备 09034109 COPYRIGHT 2006 WWW.DBP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: 孔夫子旧书网   雅昌艺术网   故宫博物馆   博宝网   金秋文物艺术品拍卖月官网